11月21日下午2点在图书馆六楼报告厅,中文系外国文学与文学理论教研室选择“文学概论”课程进行了第三次“半圆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活动得到了中文系领导的高度重视,中文系副主任梁卫华主持,外国文学与文学理论教研室全体成员参与本次活动。
在新升本地方院校应用型办学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中文学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中文学科,学生的应用能力体现在什么地方,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应用型”转型?这是困扰很多地方院校的问题。对这一问题,中文系提出了“能说、会写、善教”的核心应用能力培养目标,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半圆桌课堂教学”就是中文系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出的一种新兴课堂教学模式。
“半圆桌课堂教学”包括“教师与教师的讨论”、“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学生相互讨论”三个环节:“教师与教师的讨论”指教师从不同角度发表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教师的发言既可以给学生一个多元的思维空间,又是一次良好的学术示范;“教师与学生的讨论”指学生独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质疑教师的观点,学生的发言既是他们对知识的一次具体运用,又可以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和思维能力;“学生相互讨论”指学生间就问题展开辩论,学生间的辩论可以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同时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2011年10月20日,外国文学与文学理论教研室选用“马列文论”课程进行了第一次“半圆桌课堂教学”探索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文学的意识形态”这一理论问题,它打破了常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和单一知识灌输,在不同视域、不同观点的交锋中,给予了学生一个多维的思维空间,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认识同一问题,实现了学术的真正民主和自由。
2013年11月22日,为了拓展“半圆桌课堂教学”的应用范围,外国文学与文学理论教研室又选用“外国文学”进行了第二次探索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哈姆莱特》的多层解读”,它讨论的是一个作品的理解问题,并提前一周进行布置。师生的精心准备保证了课堂的内容深度,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人生智慧得到启迪;课堂讨论中的观点交锋,给予了学生一个多维的思维空间,培养了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每个老师的演讲都是一次示范性的文学批评,启发了学生的文本分析和理论运用,做到了思想、思维和方法的“三项“培养。由于这次“半圆桌课堂教学”活动的良好效果,《安康日报》于同月进行了报道,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11月21日的“半圆桌课堂教学”活动是为了深化、完善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又一次实践。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老人与海》与文学文本解读”,它将作品的理解与理论的运用结合起来,力求在具体文本的分析中强化学生对文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人生智慧得到启迪。与前两次探索相比,本次“半圆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在五个方面得到深化:一是准备更充分,提前两周进行布置;二是具有方法论上的自觉,不仅阐述了各种具体观点,而且详细讨论了这些观点是怎么得出来的;三是学生参与度高,1/3强的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讨论热烈而又充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被充分激活,由于学生参与热情高,活动时间一再延长,从2点一直持续到5点;四是知识容量大,六位老师分别从存在主义哲学、生态主义批评、宗教视野、中外文化比较、人物形象塑造和语言分析六个方面对《老人与海》作了分析,在讨论中又涉及到作家的思想与作品的构造、文学细节的安排与分析、文学意象的象征解读等多方面问题;五是实现了大学课堂与中学课堂的对接,《老人与海》是高中语文课文,将中学课文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研讨,迈出了培养学生“善教”能力新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