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接受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专家组进校考查

发布人:我学院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3日 阅读次数:


4月17日至19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组一行7人对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级认证进行了为期3天的现场考查工作。认证专家组由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原院长杨宝忠教授等七人组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校首个接受认证的师范类专业。

17日上午,专家组见面会在江南校区召开,专家组全体成员、学校全体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我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教师代表、师范专业所在二级学院领导参加了会议。



专家组组长杨宝忠对本次认证工作的重要意义、考查目的、工作方式和相关要求进行了说明,强调专家组将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工作要求,本着求真务实、客观公正的态度,尊重标准、遵循规范,专业、透明、高质量地完成此次现场考查工作。

校长钟生海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学校基本情况、专业建设主要举措及主要成效三方面简要汇报了学校教师教育情况。我学院院长杨运庚做了补充汇报。随后专家组围绕考查重点进行了现场提问循证。


见面会后,专家组依据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标准,围绕8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聚焦师范类专业认证“主线”与“底线”要求,通过召开各类工作会议,听课,调阅教学材料,查阅教学文件,深度访谈,召开座谈会,实地考查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方式,对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查。

19日上午,专家组意见反馈会在江北校区召开。专家组全体成员,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副处长周淼,陕西省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会秘书长王恒超,学校全体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我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师范专业所在二级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杨宝忠代表专家组集中反馈现场考查情况并充分肯定了学校师范类专业育人成效。专家组认为学校秉承师范教育优良办学传统,师范生师德师能养成卓有成效,创新“六双协同”合作育人机制,推动师范生职业素养全面提升,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师范生与在职教师共同发展举措。专家组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取得良好成效,形成特色优势,主要表现在目标定位清晰,扎根秦巴山区服务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注重文化育人,开设中间实训课程较好破解了文科实训困境;课内外联动,实践育人扎实有效;聚焦陕南文化研究,拓展了师范教育教学资源。

专家组成员围绕认证标准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等方面,依次反馈意见,指出了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针对性的整改提升建议。



杨运庚作表态发言,表示将深入学习领会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落实整改任务,切实提升师范人才培养质量。




党委书记丁巨涛代表学校作表态发言。他对专家组认真严谨的态度、高度负责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深厚的专业水平表示崇高的敬意,对各位专家指出的问题和不足,代表学校诚恳接受、不折不扣、坚决整改。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整改落实。学校将认真学习领会、系统梳理专家组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举一反三,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完成整改任务,真正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的目的。二是持续深化改革,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学校将落实专业认证主体责任,聚焦师范类专业认证“主线”和“底线”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师范类专业建设水平。三是践行“三服务”办学定位,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将始终坚持“三服务”办学定位,坚定走地方化、应用型、开放式办学道路,进一步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周淼代表陕西省教育厅,对各位专家的辛勤工作以及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新时期国家振兴教师教育、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对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周淼针对专家组反馈的意见,对学校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高度重视,认真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学校要认真梳理专家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扎实推进问题整改,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二是聚焦内涵,全面提升师范类专业建设水平。要充分发挥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诊断作用,对标专业认证标准和人才培养需求,认真总结本次专业认证的经验做法,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持续用力,促进学校师范类专业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三是深化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自身办学定位,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教育强省做出更大贡献。

 

撰稿/摄影/刘煜  审核/汪义瑞、鲁延安  发布/崔瑜